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对我司应急预案进行公众参与公示,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应急预案公众参与工作。公示材料如下:
1、企业简况
企业名称:苏州环优检测有限公司(分场所)
地址:苏州高新区汾湖路99号狮山总部经济产业园9幢7楼
预案版本号:HYJJ-ST-001
联系方式:孙工0512-65028547
邮编:215000
2、公示内容
前言
《苏州环优检测有限公司(分场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精神,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和《企事业单位和工业园区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DB 32/T3795-2020)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并在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在充分征求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现就预案编制的有关情况做以汇报。
—预案编制的依据和意义
《苏州环优检测有限公司(分场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编制的,同时结合我司实际情况,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完成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我公司为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或由安全生产次生、衍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规范了我公司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机制、环境应急防范和安全处置工作,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和协调水平,预防和控制次生灾害的能力。并提出了我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程序和应对措施,完善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我公司救援抢险队伍的衔接和联动体系,为公司有效、快速应对环境污染,保障区域环境安全提供科学的应急机制和措施。根据国家和江苏省的有关规定要求,编制苏州环优检测有限公司(分场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预案的编制原则
编制本预案我们坚持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救人第一、环境优先
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故造成环境污染及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处置人员的安全防护。预防、预警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将事故损失和社会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2、先期处置、防止危害扩大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做好常态下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预警演练等工作,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快速反应,“早发现、早处置”,将危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危害范围的扩大。
3、快速响应、科学应对
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快速响应,高效统一。
4、应急工作与岗位职责相结合
根据岗位职责进行分工,组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小组,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应急工作能够统一指挥,各司其职,高效工作、合理处置。应急工作与岗位职责相结合,强调应急任务要细化落实到具体工作岗位,且优先避免、减轻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一、编制过程概述
1、环境应急预案工作流程
公司预案工作流程主要为: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应急预案编制(应急资源调查、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编制)、组织评审及备案。
2、成立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组
(1)成立编制小组
公司成立了以邓会超同志为总指挥的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制订了应急预案编制计划,主要包括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含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编制、召开评审会三个方面内容,经费预算为3万元。
(二)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我单位对项目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各类事故衍化规律、自然灾害影响程度,识别了环境危害因素,分析了与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区域环境的关系,构建了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预设情景,确定了环境风险等级。
应急资源调查主要包括:第一时间可调用的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可请求援助或协议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
(三)编制环境应急预案
在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我公司于2025年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我公司进行资料收集、现场勘探、环境敏感目标调查等工作,并保持其他有效沟通。
(四)组织推演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初稿)完成后,组织公司内部进行推演。
二、重点内容说明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苏州环优检测有限公司(分场所)。
包括以下环境污染事件:
(1)在我公司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包括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
(2)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因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扩散所造成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3)可燃物质外泄后遇有效点燃源后造成火灾爆炸而产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4)企业生产过程中因生产装置、污染防治设施、设备等因素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5)邻近公司发生火灾等事故导致的环境污染事故;
(6)因遭受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可能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件;
(7)其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不包括生物安全事故和辐射安全事故风险。
(二)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判别,不构成重大危险源。公司环境风险识别主要从物质、运输、储存、生产过程、环保工程、公辅设施、自然灾害等方面进行识别。
(三)环境应急能力评估
根据环境风险分析可知,公司生产、储运、公用工程及环保设施在运营使用过程中均可能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环境风险,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公司对环境风险源采取了监控措施,设置了应急防范措施,配备了各类应急设施、救援物资,加强对员工的应急培训和演练。
公司指定专人对应急物资、应急设施进行管理、检查、维护和保养。应急物资、应急设施每个月进行一次检查,确保设施完好,并做好记录;消防器材、报警设施每月进行点检,并做好记录,点检过程中发现设施故障时,请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或请物资供应组购买新的物资进行更换。
(四)应急响应措施
预案中按照不同的事故类型提出了具体的应急响应措施;参考地方政府及周边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根据事故的控制能力和影响范围与其做好衔接,争取在第一时间内控制事态发展、获取应急救援力量。
三、评审情况说明
2025年05月10日邀请了两位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了评审,与会人员听取了应急预案主要内容介绍,经过认真的讨论和评议,认为:
《预案》内容较为全面,格式较为规范,基本符合《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经补充、完善后可报有关部门备案。
四、征询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任何有环境风险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可在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查阅报告书简本公示,了解情况,建设单位和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将提供方案或解答。我公司应急预案编制组将认真听取公众意见,科学、公正、合法地进行项目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五、征求意见方式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电话(联系方式见上)、面谈(地址见上)等方式发表关于该应急预案的意见看法。在公司运营期间,公众仍可以通过网站、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向我公司提出宝贵意见。
六、公示时间
自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
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告见附件。
关键词: